四月的深圳,春风携着暖意,
臻爱的“花”在这里种下了一粒粒种子。
4月10日至11日,北京臻爱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臻爱基金会)“一朵花”戏剧教育公益行动走进大湾区,来到了深圳!50位湾区小学至初中阶段的“种子”教师,在臻爱基金会理事、副秘书长、戏剧教育研究院院长叶逊谦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戏剧教育探索之行。
这场教师培训,不仅是教学方法的一次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度碰撞 —— 当戏剧走进课堂,教育也有了更生动、更有温度的表达。
“戏剧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这是参训教师们在课后问卷中不约而同写下的共同心声。
怎样让课本知识“鲜活”起来?
你觉得《草船借箭》这则故事中,谁是主角?
——是诸葛亮?周瑜?还是鲁肃?
几乎所有同学都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投给了诸葛亮。
就在这时,叶老师意味深长地说:
“这个故事的主角,真的只有诸葛亮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或许,我们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于是,在叶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了深度的探索与创作——
他们写下诸葛亮在得知要在限期内造出十万支箭时,那内心深处翻涌的情绪与思绪;他们设身处地为鲁肃着想,体会他在忠义之间左右为难时的挣扎与犹豫;他们更想象,在诸葛亮以草船“借箭”成功之后,周瑜那份自愧不如的心境,以及他提笔给诸葛亮写信时的复杂情感。
短短45分钟的课堂,仿佛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三国的人物似乎穿越时空,走进了教室,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
课堂结束,孩子们还意犹未尽,纷纷追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继续上课?”
最令人动容的一刻,是当叶老师再次问起:“现在,你觉得《草船借箭》的主角是谁?”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我们自己!”
戏剧,不止于舞台。
戏剧,让学习更有温度,让孩子们更有动力,也更有幸福感!
公开课刚刚落幕,叶老师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另一场教学旅程中 ——
为来自“大湾区青少年戏剧教育联盟”的五十多位种子老师,带来一天半的深度工作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当名画邂逅戏剧,课堂瞬间变成了“穿越现场”。
教师们以折纸喻教育,用身体描摹市井百态,甚至化身“画家张择端”,在“123木头人”的定格游戏中转换视角,沉浸式地解读千年前的城市图景。他们不只是“演”出《清明上河图》,更是借由肢体与想象,将北宋汴京的繁华与烟火气息“搬进”了课堂,赋予这幅传世画卷全新的生命力与可感知性。
这一教学实践不止于创意表达,更展现了戏剧教育深层的教育价值——它打破了学科的壁垒,让历史与艺术、想象与逻辑、知识与体验自然交汇;它鼓励学生从“看见”到“走进”,从“记住”到“理解”,激发他们的共情力、思辨力与表达力。戏剧不只是形式,它是学习的通道,是思维的触发器,更是培养综合素养的桥梁。
“戏剧教育不是让历史‘活过来’,而是让学生‘走进去’。”
一位参训教师在课后动情地写下了这句话,道出了戏剧教学最动人的意义。
课堂精彩回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叶老师强调,好的课本剧并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搬演”,而是借助戏剧思维去重构知识的结构,让学生在“演”与“思”的过程中深化理解、发展表达、共情人物。
戏剧不是替代教学,而是激活教学 —— 它激发了文本的生命力,也唤起了学生走进知识、主动思考的内在动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戏剧不止于舞台,戏剧也不是少数人的舞台,一整个上午听到了关于戏剧激发“玩”心,改变课堂,丰富灵魂的种种,在AI重塑教育图景的今天,徐铮等教育先锋以戏剧为镜,折射出教育的本质回归。戏剧的"玩"并非娱乐消遣,而是激活儿童感官统整的认知革命——通过身体力行的"习得"取代机械记忆,在角色扮演中建构同理心与创造性思维。
戏剧教育不是技艺训练,而是培养"完整的人"的生命工程。当教育挣脱标准化枷锁,让每个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导演,才能在AI时代守护人类独有的情感智慧与精神品格。大湾区戏剧教育联盟的实践让学习回归生命本真,让成长绽放个性之花。愿更多的老师能更加广泛地接触热爱戏剧教育、享受健康快乐的戏剧人生。02
《草船借箭》里的教育“借”鉴——当课堂成为可生长的“戏台”
今日观摩叶逊谦老师的现场戏剧课甚是震撼。他的课堂充满激情,打破常规,没有标准答案。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勇于表达,让我深刻理解教育戏剧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它不是简单的表演教学,而是赋予孩子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能力,启发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与意义。
我领悟到《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智慧不在于"借箭"本身,而在于对天时地利人和的精准把握,教育戏剧的价值也不在于技巧传授,而在于为每个生命提供发现自我、理解他人的契机。日后我也会把这堂课的理解带到我的课堂上,见证每个孩子都开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花”。03
周四参与"一朵花"教育戏剧培训,叶逊谦老师《草船借箭》示范课尤具启发性。叶老师将教育戏剧范式融入学科教学,通过"良心巷""角色扮演"等范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核与人物特质。教育戏剧➕学科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在动态演绎中实现知识转化,有效激发学生认知潜能与学习兴趣,展现了教育戏剧活化课堂的独特价值。04
体验了叶逊谦导演的戏剧教学课堂,这堂戏剧课像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人内心的大门。叶导没有局限于常规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单一解读,而是真正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他鼓励学生亲身去扮演角色,想象当周瑜要求诸葛亮造十万支箭时,诸葛亮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这些是课本中未曾详述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被鲜活地展现出来。学生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去探索、去体验,对经典故事的兴趣被极大激发,对人性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叶导运用戏剧教学,让每个学生都从旁观者变成了故事的主角。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们深入分析角色的性格与动机,仔细揣摩台词的语气、动作和神态,对文本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深处。05
在戏剧活动中,每个孩子的独特性都值得被看见。听了叶老师的课,我觉得我们作为音乐老师,需要主动走出舒适区,“蹲”下来观察学生的表情与动作,用肢体语言建立信任。可以通过设计戏剧互动环节,引导孩子用角色体验歌曲中的喜怒哀乐——情感。当课堂不再局限于乐理知识,音乐教育才真正成为心与心的连结。06
通过今天各位专家和老师们的分享与课堂,我感受到以下几点:
1、在戏剧教育中教师课堂状态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想要提升学生课堂状态的前提是教师状态完全和积极的投入。
2、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加入戏剧教育能够最快、最实际的解决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作为音乐教师应尽可能的在课堂中以多种形式利用戏剧帮助学生感知音乐,体会音乐,最终达到享受音乐的目的。07
参加完本次的分享活动,我深受触动。戏剧教学用独特方式培育孩子的多种素养,让教育更具活力。“一朵花”项目和大湾区戏剧教育联盟的举措意义非凡。反思当下,我们应更重视这种创新教学,打破传统教育局限,让戏剧教学走进更多校园,助力孩子全方位成长,绽放独特光彩。08
在四年级课堂上,叶老师讲授《草船借箭》后,引导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探究谁是主角。孩子们各抒己见,在思维碰撞中有了新的感悟。随后老师借助戏剧手法,让学生代入角色表演。那一刻,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真切地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人物的心境。通过这次戏剧教育,我深感它魅力非凡。戏剧教育不只是知识传递,更能让孩子在情境体验中实现自我发现与成长,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生活中成为主角 。09
在教育的原野上,每个孩子都如一朵“花”,戏剧教师如同执掌四时的园丁,手持的却不是统一的量杯,而是盛满教育戏剧智慧的甘露。这种浸润心灵的教学法,恰似春日细雨,既润物无声又充满力量:当师生在戏剧情境中共建故事城堡,在角色扮演中触碰人性温度,在即兴创作里编织想象经纬,知识便不再是单向灌输的养料,而化作滋养生命成长的有机土壤。昨天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师生在教育剧场的交响中共振过程里,每个灵魂都成为照亮彼此的星光。
以教育为土壤,让“一朵花”开遍山海
“一朵花”戏剧教育公益行动将携手深圳少年宫、深圳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协会,以及“大湾区青少年戏剧教育联盟”各联盟学校,在未来一年持续推进戏剧教育进校园。项目将为教师提供更多专业培训机会,也将在暑期为学生推出富有创意与启发性的戏剧夏令营。
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为孩子们打造充满想象力与生命力的学习旅程!
臻爱公益,让教育有温度,让未来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