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至1月15日,由北京臻爱公益基金会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发起的“戏剧教育火种计划”公益项目,暨2025全国戏剧教育“火种”导师公益冬令营,在演而优艺术空间如期开展。
此次冬令营,在臻爱基金会发起人、联席理事长徐峥,臻爱基金会联合发起人、理事兼秘书长刘婳,臻爱基金会理事、臻爱戏剧教育研究院艺术总监叶逊谦的全程带领下“玩”出了"新花样"。16位“火种”导师为我们带来了9组“新意满满“的工作坊课程展演,其中9位新导师的加入,也为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之作。
基金会发起人、联席理事长徐峥与火种导师们一起围绕“火种导师计划”、臻爱戏剧教育发展等内容展开畅谈。
徐峥老师讲道:“如果你要做一个公益,或者你要做某一件事情,你一定要感觉这件事情能够滋养到你,你自己能在其中获得能量和营养。它是不断滋养你的,你也会觉得做这件事情会越来越好。很开心能在这里,因为公益和大家结这份缘。”
在开营仪式上,秘书长刘婳上台致辞,“戏剧教育在关注的议题,其实是人的成长与人的教育,这也是臻爱基金会始终在坚持做的。2024年的火种导师营,为臻爱带来了第一个自己的课程,正式生发了一朵花戏剧教育师培项目。希望今年的火种导师共创旅程,可以研讨共创出更多优秀的课程,打造更多可以给学校师生直接拿来用的课程范本。”
与此同时,刘婳还宣布了一个好消息:臻爱课程《清明上河图》将免费提供给火种导师们使用,希望导师们将课程带到更多课堂、带给更多孩子。
《清明上河图》课程介绍
由臻爱基金会发起人、联席理事长徐峥,臻爱基金会联合发起人、理事刘天池,共同担任项目总顾问;臻爱基金会联合发起人、理事兼秘书长刘婳担任总策划;臻爱基金会理事、臻爱戏剧教育研究院艺术总监叶逊谦兼任戏剧顾问;臻爱火种导师、上海李婴宁戏剧工作室教学总监陆纨君,臻爱戏剧教育工作组共同参与课程研发工作。
历时8个月,耗时402个小时,修订16稿,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
叶逊谦理事为活动的开始做了一个开场,叶老师表示:“希望2025的火种导师营可以生发出更多、更好的课程。”并带领导师们围成一个小圈,以折纸的形式进行让大家在自我介绍中破冰。
本次冬令营带来的9组工作坊涵盖了教育戏剧、教育剧场、过程戏剧、创造性戏剧等丰富内容,涉及题材也更为广泛,包含:传统文化及历史经典、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名篇、童话绘本、现实议题等内容,同时,老师们融汇了多种戏剧教育方法全面展现了戏剧教育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自2023年起,臻爱在摸索与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戏剧+”的方向,2024年的“火种”导师公益冬令营则以“戏剧+”为命题,在各个工作坊中探讨了戏剧+学科的融合方式。
本次“火种”导师冬令营,将继续沿用“戏剧+”的大主题,同时鼓励火种导师们自由创作,在共创中发现更多戏剧+学科的优秀课程。
《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中小学戏剧教育实践》
刘铭冈
[翫剧场 艺术总监]
《罗朱之死-教育戏剧在双语戏剧教学中的运用》
张雨博
[IDEAC 特约讲师]
《赵氏孤儿》
陆纨君
[李婴宁工作室 教学总监]
《集体中的个性:歌队作为教育戏剧的方法》
缪斌/袁媛
[天府七中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小学部戏剧组组长]
信守承诺《九色鹿》
沈雨辰
[猴有戏戏剧教育 创始人]
<向下滑动解锁精彩>
本次工作坊有5位老师选择了将戏剧与经典故事作结合,从莎士比亚的经典名篇《罗密欧与朱丽叶》,到中国经典历史故事《赵氏孤儿》,再到古希腊神话故事《伊卡洛斯》、中国神话故事《九色鹿》、绘本故事《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都是以经典作品为蓝本的戏剧创作。
老师们巧妙地运用教师入戏、故事棒、歌队、定格等方法技巧定式,用自制任务卡片、贴纸斗篷等简单道具,对经典故事进行了精彩的创编。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原本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让参与工作坊的老师们重新认识到了一些基本方法定式的魅力。比如,歌队作为古希腊戏剧中的关键元素,在面对较多青少年参与者时激发集体中个性表达的作用。
在创作与演绎的过程中,大家对角色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以及剧情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也在无形中完成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
《你和我:从教育戏剧到剧场》
曹曦
[抓马教育和见学国际 创意总监]
《玫瑰少年——性别刻板印象与校园霸凌》
窦晨倩
[凹刺戏剧 创始人]
曹曦老师的工作坊《你和我》是基于抓马教育剧场2019-2022年巡演的教育剧场项目以及马耳他教育部戏剧部的系列工作坊等内容编创。工作坊通过一个过程戏剧的进程,将参与者带入到剧场中,以二胎家庭中老大的生活变化和成长困境为背景,通过引导参与者进入共同布置的剧场环境探索戏剧重要场面的因果构建戏剧,探究自身与他人的关系。
校园霸凌是备受大众关注的社会话题,《玫瑰少年》这个工作坊以戏剧教育的形式多角度展开对这一沉重话题的探讨。
参与者共同探索被霸凌者在校园、家庭、社会等场景中所面临的困境,共同面对和思考生活中因为性别和刻板印象“不一样”、或者各种各样的“不一样”而带来的霸凌,进而产生对生命与个人价值的思考与探讨。
《戏剧美育之头脑剧场》
柯鲁
[IDEAC戏剧美育课程服务中心 课程总监 ]
《进阶戏剧游戏》
王强强
[北京臻爱公益基金会 戏剧导师]
「游戏」是戏剧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增强了工作坊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以上两个工作坊以各式各样的游戏内容调动参与者的五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肢体、听觉、触觉等形式的游戏过程中,引导参与者在玩中运用身体进行创造,去倾听、去觉察,在玩耍中有所获得、激发无限想象力。
每天工作坊展示完毕后,火种导师们通过工具进行当日复盘,并在最后一天通过最优选、次优选和综合选三轮投票和阐释,选出了自己心中的最佳工作坊,并分享了各自的体验与创作建议。
最终,火种导师们共同推选出了两个优秀工作坊——分别是:刘铭冈老师的《中小学戏剧教育实践》工作坊、陆纨君老师的《赵氏孤儿》工作坊。
《中小学戏剧教育实践》工作坊中刘老师融合了十余年来开展美育的心得,通过生动入戏的引导带领老师们走进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重新立体地展示了绘本《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不仅是给热爱戏剧的人一个关于戏剧和人生的故事,更是帮助所有在时代变迁中苦苦向内求索的人重新建立在至暗时刻的呼吸提供了一个戏剧世界。
《赵氏孤儿》则是结合语文课本,通过较为完整的课程设置,将戏剧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可以很好地适应戏剧教育在校园中的推广。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等综合素养的同时,也赋予了传统经典作品新的解读。
后续,火种导师们围绕“生命教育、跨学科融合、美育”三个核心关键词,自由分为两个大组,对以上两个评选出来的优秀工作坊进行集体共创。
导师们群策群力、共同协作研讨,结合文本和原有工作坊设计,融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结合现阶段中小学教学的学情,在实操难度、学生接受程度、呈现效果及跨学科融合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尽可能地让课程做到“深入浅出”。
在参与冬令营的过程中,陆纨君老师感慨万千:“最初我觉得是我一个人在默默创作,这一刻我觉得是我们大家一起在创作。”
这正是冬令营的魅力所在,它将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教学风格和经验的导师们汇聚在一起,让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为戏剧教育公益贡献力量。
从一个人的默默耕耘到大家携手共进,这种转变不仅让创作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每一位导师都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创作的快乐。
戏剧教育是什么形状?
戏剧教育可以有各种样子。
戏剧教育是什么颜色?
戏剧教育可以是各种不同的颜色。
在冬令营正式收官前,联席理事长徐峥、秘书长刘婳、理事叶逊谦共同组织火种导师和臻爱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了一次“折纸游戏”——大家选择不同颜色的卡纸,用不同的形状去描述这三天工作坊的感受。
徐峥老师将橙色的卡纸团成一个形状并不规整的球。他说:“他认为戏剧就是这样的,把它团成一个团,它会自己张开,它里面是具有能量的,戏剧教育具有无限可能。当我们不用某一个样子去设想它时,它可以是任何样子,没有美丑之分,它是一个可以传递给任何人的能量球。”
谈到戏剧的魅力,徐峥老师这样讲:“戏剧可以让大家放松,可以吸纳一切可能性,可以让所有的发生都被允许,我认为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秘书长刘婳折了一个橙色的心形,臻爱基金会的logo便是由无数个橙色的「心」组成的一朵「花」。她邀请在座的“火种”导师参与到臻爱“一朵花”戏剧教育公益中,一起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将种子散播出去。
在这里感受到了戏剧本然的样子
回归到了教学的本质
仿佛在照一面镜子,这是一个自我召见的过程
看见了每个人有趣是灵魂,看见了大家过往的生命体验,看到了情感的共通之处
想法不同产生的碰撞,尤其珍贵
戏剧教育有无限可能性
……
叶逊谦老师形容我们是在熬一锅“石头汤”,他说:“大家带来的9个课程,大家带来的能量,对我来说就是我心目中的公益。大家付出一点点,最后都能收获到很多。”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束光点亮另一束光,
一颗火种传递下一颗火种。
点滴火种,汇聚一起,就成为燃烧着的火炬。
每一位“火种”导师都是一颗火种,他们在冬令营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将彼此当成一面镜子照见自我,并在碰撞中汲取到新的灵感和知识。
期待此次火种导师冬令营评选出来的两部优秀作品,可以在之后运用到臻爱戏剧教育公益的实践课堂中,臻爱戏剧教育研究院也会持续推出更多跨学科戏剧教育课程,让戏剧成为链接各学科教学的桥梁和纽带。
一起种一颗种子,
静待花开,静待树成,
“一朵花”终会盛放成“一座花园”!
本次活动服饰均来自白小T的爱心捐赠,
感谢白小T长期以来对北京臻爱公益基金会的赞助支持。